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临夏牡丹已接棒!十省名城联动·共扬国色美名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综合频道  来源: 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2024-04-08 15:41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牡丹,是我国的特产名花

  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其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花姿优美

  色艳花大,高贵典雅

  素有“国色天香”

  “花中之王”的美誉

  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把它作为

  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

  金花状元 常承源摄

  在这个春天

  河南洛阳日报社拟联合

  河南洛阳、河北邢台、山西太原、陕西咸阳、

  山东菏泽、湖北襄阳、安徽亳州、四川成都、

  甘肃临夏、宁夏吴忠等

  十座有牡丹产业的城市

  开展《十省名城联动 共扬国色美名》

  ——“盛世牡丹耀中国”大型融媒体联动报道

  划重点!!!

  我们临夏也位列其中哦!

  临夏州融媒体中心将参与此次融媒体联动报道

  向全国网友全面展示临夏牡丹

  |关于临夏牡丹,你知道多少?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临夏是紫斑牡丹之乡

  是西北牡丹群的重要栽培中心

  临夏牡丹品种繁多

  单瓣宽大平展如玉盘

  重瓣层层叠叠如火炬

  千瓣片片簇拥如绣球

  颜色更是五彩缤纷

  有红、黄、白、粉、兰、

  绿、黑、紫及复色9种色系

  绿、黑、紫及复色9种色系

  红色系代表花“金花状元”赵永正摄

  黄色系代表花“佛头青”常承源摄

  蓝色系代表花“大藕”常承源摄

  |牡丹文化传承至今

  临夏牡丹又称河州牡丹、河州紫斑牡丹

  因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紫色斑点而得名

  有着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传

  文成公主进藏和亲路过临夏

  住在炳灵寺时留下数株牡丹

  经过千百年繁衍发展

  也留下了家家户户种牡丹的习俗

  |临夏人喜欢“种牡丹”

  在临夏

  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

  也是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

  植入庭院、陪嫁女儿、赠予友人

  粉色系代表花“观音面”常承源摄

  |临夏人喜欢“唱牡丹”

  临夏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

  时至今日

  在民歌“花儿”的故乡临夏

  在众多的花儿曲令中

  以“牡丹令”最为有名

  莲花山花儿会

  |临夏人喜欢将牡丹作为文化元素

  如今,在临夏

  沉淀下来的牡丹文化

  已经深入方方面面

  无论是绘画、书法、刺绣、“花儿”

  还是手工地毯、砖雕、木雕、葫芦雕刻

  处处都能领略到临夏牡丹的魅力

  |临夏牡丹的花期——很长

  临夏地区牡丹花期依地理气候海拔差异

  从4月中旬开花到7月中旬结束

  在海拔1600米的刘家峡库区沿岸

  4月中旬开花

  在海拔1900米的临夏市城区5月开花

  在海拔2800米的太子山、莲花山脚下

  6月中旬开花,7月结束

  永靖县南滨河路牡丹飘香 冯元鹏摄

  怒放 马忠华摄

  |临夏牡丹远销省外

  近年来,因为树体高大可以长到两三米高

  能开出上百朵花,花色丰富、香味浓郁

  临夏紫斑牡丹苗木开始销往

  北京、山东、河南、贵州、四川、安徽等全国各地

  |临夏牡丹产业正在兴起

  目前,临夏地区牡丹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

  从事牡丹种植、牡丹产品深加工

  和技术研发的企业、合作社有40多家

  在紫斑牡丹的综合开发上

  主要有药用养生、观赏旅游、

  食用美容、城市园林绿化美化等方面

  以牡丹籽油、花瓣酒、花瓣茶、

  鲜花酱、鲜花饼、精油、叶芽茶、

  美容护肤品等为主的牡丹深加工产业

  正在临夏兴起

  一花盛开是牡丹

  从拇指大的花苞

  一天天一点点地呶着到盛开

  香气四溢在晚风和晨风中……

  “佳期有约须趁时,莫作来年看花人”

  一起静待花开!

  胡兆萱摄

  临夏市牡丹长廊 5月

  记者:吴雪皎

[ 责任编辑:潘亮]
返回洛阳网首页>>
六旬老人血压一直降不下来,病因竟是……
六旬老人血压一直降不下来,病因竟是……
  • ·健康快讯: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招募高血压患者临床试验
  • ·健康快讯: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再获两个省级荣誉称号
  • ·泡脚水越热、时间越长越好?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全力实...
  • 就在今晚!CCTV-1《文脉春秋》“...
  • 产值突破31亿元!宁德时代洛阳基...
  • 洛阳市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10...
  • 新春招聘会 稳岗促就业
  • 寒假期间,洛阳中小学学科类培训...
  • 洛阳市医疗保障局:门诊慢病不设...
  • 请注意防范!今晚起洛阳将迎大风天气
  • 首批“美豫名品”企业名单发布 洛...
  • 徐衣显与中科院过程所副所长李春...
  • 百姓呼声
    洛阳城市阳台地面标识英文翻译有误?
    龙门石窟地下停车站缺少安全标识(图)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