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李庚香: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综合频道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3-08 20:27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当前,正值全国“两会”时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洞察时代发展趋势,从2023年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再聚焦,再到此次全国两会上深入阐释,从概念认识到实践方法论,渐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编者按: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两会时。在过去的2023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读报告河南怎么干?顶端新闻中原策特邀多位专家学者深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集纳成“全国两会学习笔记”,踏上春天的节拍,奏响春天的“合唱”。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李庚香

  当前,正值全国“两会”时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洞察时代发展趋势,从2023年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再聚焦,再到此次全国两会上深入阐释,从概念认识到实践方法论,渐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也纷纷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工作报告,全国正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洪流。

  对于我们河南来说,要抢抓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坚持“因地制宜”方法论,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态势与战略意义

  首先,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呈现出迭代升级更快、过程周期缩短、渗透性颠覆性强等特征。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其速度之快、辐射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所以,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其次,从国际发展形势看,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大国竞争愈演愈烈,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回顾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生产力,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拥有强势话语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当今的大国竞争中,把握发展主动权、增强发展安全性、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竞争力。可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长久之计,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选择。

  第三,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整体状况可以概括为传统生产力比例较大,新质生产力占比相对较小。河南亦是如此,我省经济发展更多依赖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占比较小,其动能正在加速形成,总体处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旧动能向新动能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只有集中精力、集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蓄势赋能。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

  生产力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进行优化组合而产生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有何“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在新科学技术、新生产方式、新产业形态,也“新”在新生产关系,具体来看,“新”在四个方面,即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质”表现两个方面:一是质态,把数据作为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二是质效,新质生产力能产生高水平工艺、高质量产品,激发更高层级社会需求。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区别在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由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与传统生产力的重大区别在于,其摆脱了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能源等传统发展方式,通过不断创新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创造出更高效率的生产力水平,能够引领创造强大的发展动能。

  三、河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行动路径与思考建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重大时代命题,是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对未来产业20%的投入和布局,将为以后带来80%的收益。党中央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大任务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当前,全国正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洪流。作为经济大省,河南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抢抓重要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要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华山一条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求“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创新能力不强一直是河南的短板弱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我省创新发展筑基架梁立柱,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了充沛动能。因此,要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走好创新驱动“华山一条路”,持续深入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战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二是要因地制宜做好发展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根据我省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基础优势,既坚持“弯道超车”、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抢占新赛道;又坚持“稳扎稳打”,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力,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我省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型能源及储能储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有基础有优势,要加快这些优势行业发展步伐,抢占发展制高点,奏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强音。同时,各省辖市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赛道,坚持做强“一市一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切忌全省上下一般齐、各地大呼隆一起搞,造成恶性竞争、重复用力。

  三是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基筑台。生产力发展可简单概括为“人力-马力-电力-网力-算力”的演化过程,新质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没有强大的数字产业基础,就很难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特别注重数智赋能,抢抓发展机遇,打造算力高地;要做强数字核心产业,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交叉、融合和协同;要加强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生产力跃迁提供强大引擎。

  四是要努力建设创新文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经济发展开辟巨大增长空间,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特征。如果说“从0到1”是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从1到10”乃至“无穷”,科技成果往往需要跨越无数个“死亡之谷”才能转为现实生产力,这个过程就特别需要支持创新的文化环境。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体制,在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形成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让人才和企业敢闯敢干敢试。

  专家名片

  李庚香|河南省社会科学联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 责任编辑:马勇玲]
返回洛阳网首页>>
“文明旅游 洛龙有礼”有奖问答开始啦!
“文明旅游 洛龙有礼”有奖问答开始啦!
  • ·新安县发展设施渔业 助农增收致富【组图】
  • ·“河洛欢歌·伊滨广场文化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举行
  • ·第二十三届汝阳杜鹃赏花季推介会举行
  • 第二届洛阳牡丹冠脉介入研讨会成功举办 聚焦复杂冠脉介入技术发展
    第二届洛阳牡丹冠脉介入研讨会成功举办 聚...
  • ·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 ·男子右肾被“蛀空” 竟因老婆患过肺结核
  • ·如何科学预防光敏性皮炎?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黄河岸边去哪儿玩?洛阳市发布“...
  • 洛阳市发布“天下黄河洛阳美”美...
  • 大风!降温!洛阳发布最新天气预报
  • 洛阳交警部门设置限时停车位 方便...
  • 徜徉黄河之畔 遇见最“美”洛阳
  • 柳絮飞舞,能否增加道路冲洗频次...
  • 洛阳迎大风沙尘天气 阵风可达9-10级
  • 200件(组)新增文物亮相洛阳博物馆
  • 4月11日牡丹花情预报
  • 准备开抢!明日10点洛YOUNG小店消...
  • 百姓呼声
    树木被刮倒存在..
    河洛中学门口移..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