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探访“长江第一古镇”,这里何以称得上“伟大”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综合频道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2023-11-10 15:01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坝的李庄古镇,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余坦坦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坝的李庄古镇,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2023年11月2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川渝段探访团走进古镇。尽管来去匆匆,却发现这个面积和名气远远不如镇远、凤凰、绍兴的古镇,其实是“小中有大”,小镇里藏了“大乾坤”。

  空中俯瞰李庄,这里曾经为水运商贸要津。王筝摄

  发现“小不点”里的“长江第一”

  李庄核心区只有1平方公里。记者用无人机俯瞰拍照,一张不大的照片就可以将整个古镇都“装”进去。“小不点”仍能称“长江第一”,得力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来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并不都叫“长江”,以宜宾三江口为界,之上为金沙江、通天河、沱沱河,之下才称作“长江”。李庄古镇踞于三江口宜宾东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坝,按从上到下的天然顺序,“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就非它莫属了。

  块头小的李庄古镇,“年纪”可不小。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庄即为古僰(bó)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僰人僰国最著名的遗存当属悬棺了,四川宜宾珙县麻塘坝的“僰人悬棺”保存得好,“僰人悬棺”也成为巴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对研究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李庄最早为在长江打渔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渔村,建于南朝梁代(公元540年,一说548年),民众自古以来就具有崇文、尚义、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明清时为水运商贸要津,李庄古镇现存石板街道两旁之建筑,即为明清格局和风貌。如果仅从梁代始建算起,李庄古镇至今也有将近1500年了。

  走进李庄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跟随讲解员,记者来到了一个叫“旋螺殿”的古建筑,该殿因其藻井状如旋螺而得名。飞檐画栋、红墙碧瓦、呈八角状的旋螺殿,初名叫“文昌宫”,约有七八层楼高。据介绍,旋螺殿存世至今已有400多年,整座建筑采用的梁、框、柱、架均为木质镶嵌,未用一颗铁钉,也未用任何黏合剂,建造时亦系一气呵成,然400年来虽经风沐雨,间以战火战乱,它却依旧顶天立地,所有木材亦不腐不朽,成为中国亭台楼阁建筑的奇迹和经典。

  李庄古镇居民的日常。王筝摄

  感受“小不点”里的“大乾坤”

  仅仅是靠这些“撑门面”的建筑,李庄古镇似乎还不足为“大”,让它真正“大”起来的,是它的“文化抗战”。

  1940年,国难当头、抗战正烈之际,在李庄开明士绅“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电文的盛情邀请之下,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大地测量所等十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共1.2万余人,迁入当时仅有3000余人的小小李庄,以避战乱。李庄人民腾空了他们所有的房舍,甚至将寺庙里的神像也“请”了出去,倾尽所有,来安置这一支支文教大军。

  就这样,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李庄古镇为内迁的文人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和的环境、架起了一方宁静的书桌。云集于此的文人学者们也“不避世途风雨,但守山河寸心”,在清贫匮乏之中奋笔抒写报国情怀,坚持治学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这些文化和学术成就深刻影响中国近现代的文教与科技发展事业,保存了中国文化命脉,延续了中华民族精神,李庄古镇因此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中国·李庄”也成为文化抗战的象征,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当时,往来于国内外的邮件只需写上“中国李庄”4个字,即可顺利抵达李庄古镇,足见它的地位之重影响之大。

  李庄古镇码头。王筝摄

  三千黎民撑起“抗战大后方”

  在这支庞大的队伍里,自然有不少文化科教名人,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展陈中,记者看到了一个个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大名:陈寅恪、傅斯年、夏鼐……梁思成也是其中之一,当年他和妻子林徽因来到这里,在一座晚清时代的四合院式民居里一住就是5年。也就是在这里,梁思成写出了《中国建筑史》等一批重要著作。2022年4月,他们曾经居住工作的地方作为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和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道,在李庄古镇月亮田景区开馆,一段苦难辉煌的中国文化抗战史也系统展现在世人面前。

  川南一隅的高山大川并未能阻绝文人学者们与国外学术界保持活跃的交流,中国的学术活力与热情始终没有消减。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组雕塑吸引了探访团一行。雕塑还原了抗战期间英国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来李庄古镇拜访童第周时的情景。生物学家童第周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当时由于条件艰苦,他只能站在院子里用极其简陋的设备做实验,但即便如此,其科研成果也达到了世界水平。李约瑟为此大为惊叹也十分敬佩,因此特地来到李庄古镇拜访他,并与其作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研究院考古专家贺世伟为探访团介绍李庄情况。王筝摄

  李庄古镇的湖北、武汉元素也有不少,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展陈中,记者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夏坚白,大地测量学家,中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开拓者,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为武汉测绘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前身)院长。“所谓国防,狭义言之,即是保卫国土;然而要是连自己的国界疆域尚不清楚,山川形势也莫名其妙,那么根本谈不上军事的设防;行军的道路尚不知道,怎样谈进攻和守御。所以一国疆域内地形的测绘乃是国防上再重要不过的工作。”夏坚白谈测量事业的这句名言展板,就悬挂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展厅的墙壁上。

  “古往今来,无论是人才还是商贸物流,川卾两地都交往频繁,这既说明了荆楚、巴蜀的一脉相承,也反映了湖北、四川两地人民的情同手足。”宜宾湖北商会会长周金稳对记者说,他还诙谐地说自己就是被“交流”到宜宾的。周金稳是湖北汉川人,转业到宜宾后选择自主创业。

  探访团在李庄设置的打卡点吸引不少游客打卡。王筝摄

  “李庄古镇虽然有1500年历史,但真正的‘大事件’、真正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就是这段抗战历史,或者叫‘文化抗战’。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了多少沧桑巨变、艰难困苦、生死考验而绵延不断,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种民族的韧性和文化的韧性,这一点在李庄古镇和李庄人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小弹丸之地的区区3000黎民,却扛起4倍己身的生活重担,用自己的青瓦木墙为学者名士们搭建了一个避难所,这需要怎样的精神和毅力啊,又得多么强大的韧性!李庄古镇因此博得‘抗战大后方’的盛誉,小小的李庄古镇,称得上‘伟大’!”面对记者,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何一教授感慨地说。④

[ 责任编辑:潘亮]
返回洛阳网首页>>
宜阳县樊村镇开展“爱在七夕·和美家风”文明实践活动
宜阳县樊村镇开展“爱在七夕·和美家风”文...
  • ·孟津区平乐镇新庄村以实干担当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 ·孟津区西霞院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阅读活动
  • ·汝阳供电公司:精心护航开学季
  •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咋回事?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咋回事?
  • ·5岁女童反复发热一个月余,病因竟是一碗“鲜”羊奶!
  • ·儿童秋季腹泻如何预防?儿科专家刘进录支招!
  •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专家开展儿童骨科公益诊疗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洛阳两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民营企...
  • 洛阳:紧盯难点堵点精准发问 督促...
  • 老城区推出“汉服促消费六大优惠...
  • 快讯!洛阳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
  • 加强地下管网改造!洛阳将实施城...
  • 甜蜜七夕!洛阳1300对新人喜领结婚证
  • 赵保大众图书馆 精神食粮传薪火
  • 豫西老太婆剧团 烽火年代“唱”救亡
  • 快讯!安颖芳当选新一届洛阳市总...
  • 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5年第...
  • 百姓呼声
    常平西街路两边..
    青滇路占道经营..
    新安县有企业夜间往涧河桥内偷排污水
    中国银行兑换外汇以钱旧为由拒绝兑换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