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焦裕禄生命中最后的53天——追忆焦裕禄在郑大一附院诊治的日子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综合频道  来源: 郑州日报 2022-07-15 10:12

  提起焦裕禄曾走过的地方,人们最常想到的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想起焦裕禄的老家山东淄博,却鲜少知道,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焦裕禄,是在郑州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1964年,已经肝癌晚期的焦裕禄在上级组织的劝说下被“强制”送往省城最好的医院——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在备受病痛折磨的最后53天中,焦裕禄牵挂着兰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连日来,《郑州日报》记者走访多位当年参与诊治的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士,再次回顾58年前焦书记在郑州度过的生命中最后的53天。

  意志坚定面对病魔不屈服、不低头

  1964年3月23日,病情越来越严重的焦裕禄“被迫”来到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并腹腔、全身皮肤结节转移,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从入院到病逝只有短短53天,他却将与病魔对抗的顽强意志发挥到了极致。

  时任消化科主任的段芳龄回忆,焦书记到一附院时瘦得吓人,经过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在肝内广泛扩散,波及肝被膜,肝被膜上有丰富的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引起极度、难以忍受的疼痛。焦裕禄常常被这种疼痛折磨得衣服都能拧出汗水来。但是他以顽强的意志从住进医院就没吭过一声、没叫过一声疼、没喊过一声受不了。

  郭蓬芝当时是焦裕禄的主管大夫。她回忆,看焦书记疼得厉害,就建议给他打止疼针。但当时吗啡比较短缺,焦裕禄每次都拒绝打止疼针,而是要求将药留给更需要的患者。

  “我曾发现他胳膊上有几处灼伤,问了他爱人,才知道他是为了止痛,用热烟嘴烙的。”时任焦裕禄特护的樊镜珍告诉记者,医院里留下了一把特殊的藤椅,这把藤椅的扶手上烂了个洞,“藤椅上的洞,就是当年焦裕禄因为疼痛而用手按住肝部,用肘顶住藤椅扶手而留下的洞。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疼痛麻烦别人,他觉得自己能忍一忍就忍一忍。”

  心系兰考卧病在床念群众、念沙丘

  在焦裕禄生命的最后53天里,尽管他身已不在兰考,但他嘴里念着的,心里想着的,都还是兰考。

  杨璧卿医生回忆,只要兰考县一来人,他听到最多的就是“泡桐树”,焦书记每次都关切地问:“树长得怎么样了?种了多少面积了?受没受到灾害?”另外还不忘问,谁家的房子是危房,帮人家加固了没有?贫困户有没有补助?

  焦裕禄心里装着百姓,兰考人心里也想着他。兰考县的父老乡亲们来看望他的时候,有时会带一些鸡蛋、核桃、枣之类的土特产,焦裕禄从来不收,总是坚决地叫他们把东西拿回去,让群众“把这些鸡蛋拿到供销社换点盐,补贴家用吧”。

  令樊镜珍记忆深刻的是一次雨天。看着瓢泼大雨,焦裕禄坐立不安。“我说焦书记,你咋了,他说雨这么大也不知道兰考受灾没有。我劝他好好养病,他说,兰考就是我的家啊,一个人在外地即使走得再远,你能不关心你家里的事啊!”提及此事,樊镜珍泪光闪烁,“他都病成那样了,还是操着兰考父老乡亲的心啊。”

  郭蓬芝就曾遗憾地分析:“焦裕禄入院时已经错过了手术机会,如果早点手术,多活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他的这个病,是累出来、拖出来的呀!”

  当年的医护人员至今还记得,焦裕禄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人民的期望,心里感到难过。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请组织上把我送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我可以看着兰考的人民治好沙丘。”

  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倡节俭、同甘苦

  焦裕禄在一附院时只是以普通患者的身份住院,从没提过任何特殊要求和照顾。后来,医护人员还是从成群结队来探望的老百姓口中得知,这位患者是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

  杨璧卿说,医护人员查房的时候,经常看到焦裕禄疼得满头大汗,可他什么要求也不提、也从来不过问自己的病情。那时,杨璧卿就和同事就在私下里议论,这人真坚强。

  当时医院也有干部病房,但焦裕禄刚住院时选择普通病房,后来医院为了照顾他,腾出一间抢救室。樊镜珍回忆说,当时的医院里也有营养食堂,比普通食堂的伙食要好些,他们时常劝焦裕禄吃得好一点、有营养一点。但是他每次都去普通食堂,买饭时也只买稀饭、面条两种。

  那时焦裕禄食欲非常差,一顿饭吃不了几口,医生就说开点营养药或者打营养针,他都不让用,一直坚持要把营养针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璧卿深有感触:焦书记这一生厉行节俭、两袖清风、艰苦奋斗,他曾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越规定。他被病痛折磨着,也从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

  谦逊亲和亲民爱民懂尊重、见体贴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每当兰考的父老乡亲来探望时,焦裕禄即使重病在床,也要忍着疼痛去迎乡亲们,更是没有一点架子。他一边热情招呼着每个前来探望的百姓,一边唠家常似的问着兰考那边的情况。他说,兰考就是我的家,兰考的百姓就是我的家人。

  每次医护人员查房,焦裕禄都会强撑着微笑示意,表示感谢。杨璧卿回忆:“来到医院的时候,焦书记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行动非常困难,但只要见到医生、护士进门,他总是尽量起身迎一下,就是起不了身也要欠一下身。这种尊重让我们非常感动。”后来,医护人员都养成了一个习惯,一进焦裕禄的病房就赶紧说:“焦书记,你别动你别动。”可是他再难受也要欠一下身。

  到了1964年5月中旬,焦裕禄开始持续昏迷。5月14日,焦裕禄怀着对兰考的牵挂、对乡亲们的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终年42岁。焦裕禄去世的那天,病房里一片痛哭声。

  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他这一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在心中、永流传

  从3月23日焦裕禄被兰考县委“强制”入院到离世,只有短短53天时间。但焦裕禄精神对一附院、对郑州乃至对全国的影响重若丘山,散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为了铭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一附院院史馆重点记录、拍摄了追忆焦裕禄住院时光的纪录片,感染鼓舞了无数观众。数十年来,郑州人民也通过各种活动、多种形式来继承、发扬焦裕禄精神。

  2007年,郑州大学成立焦裕禄精神研究中心,出版《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的初心与使命》等相关著作近10部,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2014年5月10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焦裕禄》在郑州上演,在全剧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老者“继焦”,其扮演者正是焦裕禄的外孙、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余音。

  2016年5月12日,面向全国各地诗词书画名家征稿,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永远的焦裕禄精神诗书画作品展”在郑州开展。

  2019年11月28日,“人民呼唤焦裕禄”大型主题展览在郑开幕,展出200多件焦裕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及复制品。

  2020年9月24日,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在电影《焦裕禄》30周年纪念环节中,焦裕禄女儿、影片顾问焦守云,影片策划余音及电影主创人员齐聚郑州,共同缅怀和探讨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

  2020年10月14日,“焦裕禄红色文化园”在郑落成,展示郑州人民对焦裕禄的深深怀念。

  2021年5月,郑州大学主办的“弘扬焦裕禄精神美术作品巡展”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成功举办,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反响热烈……

  这一桩桩,是“焦裕禄”和郑州人民无声的约定;这一件件,是“焦裕禄精神”在郑州大地永久激荡的回响!这些为纪念焦裕禄、传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的社会活动,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指引郑州人民前进的一盏明灯,在它的指引下,焦裕禄精神得以在郑州代代相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在脍炙人口的诗作《有的人》里,用生与死的对比诠释出生命的质量从来与长度无关,而是由生命厚度的书写。被人民铭记的焦裕禄,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镌刻在郑州人民的记忆深处!

  编后语: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号召大家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即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从山东淄博辗转辽宁抚顺、江苏宿迁,再到河南开封尉氏和洛阳,再北上黑龙江哈尔滨、辽宁大连学习进修,然后焦裕禄来到开封兰考,带病与“三害”作斗争,最终病逝于郑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今年5月起,河南、山东、黑龙江、辽宁、江苏等五省八市的党报记者联手,并有《无锡日报》等众多城市党报参与,历时两个月开展了“从焦裕禄走过的地方,看焦裕禄精神的弘扬”大型主题报道。各地党报记者沿着焦裕禄生活、工作、学习的足迹,深入采访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感受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挖掘出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焦裕禄成长、生活和工作经历,并用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报道,展现了焦裕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其间,依托本大型主题报道,在新浪微博开设的#沿焦裕禄足迹看新风新貌#话题,目前已有70余家省、市媒体参与,并在话题开设当日冲上微博同城热搜。

  虽然本大型主题报道到今天就告一段落了,但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在传承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上下功夫,让“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神州大地更加深入人心、历久弥新,进一步凝聚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精神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郑州日报》记者 左丽慧 汪辉 实习生 李怡蕾)

[ 责任编辑:崔利利]
返回洛阳网首页>>
  • ·突然胸闷 竟是甲状腺癌转移了
  • ·老人十年遭遇两次骨折 身体潜伏了“隐形杀手”
  • ·憋得肾脏伤了,抠得鼻子病了, 暖得皮肤“花”了……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沟门村:品兴华豆腐 赏美景连连
  •  
    新闻排行
  • 全市中小学校长座谈会召开
  • 隋唐洛阳城景区牡丹文化节系列活动即...
  • 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线上推介特...
  • 沁伊高速:穿山越岭筑通途
  • 同比增长28.9%!洛阳新能源汽车消费驶...
  • 注意!洛阳天气短期晴好 4月2日前后有...
  • 定制化招聘、“保姆级”服务…… 洛阳...
  • 后续报道:双方协商达成共识 维修工退...
  • 中国钛锆材料及高端装备发展高峰论坛...
  • 今年洛阳65岁以上老年人及重点人群免...
  • 百姓呼声
    河科大为何将校地共建的图书馆占为己有?
    缴纳契税后需缴纳维修基金才能享受补贴?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